×
中国表面工程

生物材料抗凝血表面改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第4期杨伟等:邮运汽车套班的计算机编排算法研究411准班、准点是其首要的考核指标。对邮车按线路进行编组进行循环套班的编排,及时、合理地安排车辆的维护保养和驾驶员的休息,对保证邮运业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生产实际出发,探讨了邮车套班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且完成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1997年推出的邮政汽车运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胛MIsvlO版首次在四川省邮政运输局使用,证明该算法模型符合实际情况。1998和1999年阿MIsv3.2~v5.O版进一步推广到浙江省、陕西省和西藏自治区邮政运输局使用。其它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中,同样存在按线路进行循环班次的编排问题。本文中刊论的方法及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参考文献:[1]马天山汽车运输企业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皈社,1997:48一102.[2]陈唐民汽车运输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76.128[3]杨弼亮汽车运输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428_438[4]李维斌.公路运输组织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53—82生物材料抗凝血表面改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提高用常规生物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与植入器械的抗凝血性能是目前国际上明确提出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的研究热点。对常规生物材料与血液相互作用规律在理论上的不足是导致已应用的心血管人工器官与器械(如人工心脏瓣膜及血管内支架)抗凝血性能不高的根本原因。虽然国际上已较多采用表面改性技术改善其抗凝血性能,但至今没有突破。西南交通大学生物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室在抗凝血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是为了建立用于指导生物材料抗凝血表面设计的理论,并发展出性能大幅度优于国内外现有产品的、具有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心血管人工器官与器械。目前主持了包括863(国家高技术发展规划)、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已在表面改性材料的合成制备、材料抗凝血的理论阐述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1)提出表面改性抗凝血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复合薄膜梯度设计方案提出了材料与血浆蛋白作用的表达式和唯象模型,综合表达了材料的表面能量性质、表层的电荷传递性质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对常规材料的凝血行为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较目前对与血液接触的生物材料的凝血行为机理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2)制备出了同时具备高度抗凝血性和力学耐久性的梯度功能薄膜材料合成的Ti一0/Ti—N梯度纳米薄膜具有成分逐渐变化的良好的梯度过渡、很高的结合力和高度的耐磨损特性。表面沉积Ti一0/Ti—N梯度薄膜的不锈钢在16%塑性变形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验,未见薄膜出现任何剥落、断裂现象。这种硬质纳米薄膜的高塑性变形能力在国际上尚未见报导。(3)对现有血管内支架的表面改性在上述研究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已获得了血管内支架表面改性的最佳实验室工艺,与进口的经表面改性的血管支架相比.本研究所获得的Ti一0/Ti—N梯度薄膜具有更优的抗剥落能力。现已获得了可供进行动物体内试验研究的表面改性血管内支架的实验室制品。在2001年5月应国家科技部的要求进行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生物医学材料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中期课题评估中,本研究所取得的上述进展,获得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技术部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课题评估组充分肯定。在专家组定性评议及定量评分中,由我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系生物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室黄楠教授主持的课题“医用Ti合金表面抗凝血及活化涂层改性研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方数据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一篇:英国学者董汉山博士谈人造关节材料及其表面工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