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朝强盛的表面下,二世之君面临的问题都有
我们现在的人翻看历史典籍,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总是各有各的说法,但是答题的方向是一样的。因为无论怎么说也无法改变他们是亡国君主的奠定者。就像是短期王朝,第二代或者是第三代的君主总是被说的没有任何好的地方,就像是在说整个帝国亡在他的手中或者间接亡在他的手中一样,让他一个人背负亡国的骂名,实际上这是很不科学的,这也就是现在很多人总是在做为末代君主正名的事情。
在我国历史巅峰的开始,就是这么一个朝代,在为巅峰服务,但是却被抹黑,在现在的作品中更是很少被提及,这个朝代就是隋朝。而对于这个朝代最多的攻击点就在二世皇帝隋炀帝杨广的身上。那么在杨广在位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或者是他面对的是什么?才让后世的人对他产生这么大的误解。
在六百零九年以前,炀帝进一步巩固他父亲留下的帝国,并且极力的促进帝国繁荣富强,获得自己的臣民拥戴。但是在六百零九年以后,他便全力贯注于对外扩张,尤其是对高丽的征讨,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反而对于国内的政务有些放手,让自己手下的核心顾问集团来管理。在他当皇帝最开始的时候,就和每个刚继位的新皇帝一样,封妻子为皇后,指定皇太子,进行全国大赦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这也展现了一个新帝国的生机。在位的第二年,他在东都洛阳的南中门宣布全国大赦和免税。在同一年,他宣布新的规定:对于通过科举取得官品的官员,必须有突出的才能才可以被提升。这是在精华整个官僚结构,也是重要的施政策略。
在隋炀帝继位的时候,他的另一个身份也就是文人身份已经是略有名声,在扬州期间他就是儒家学者的庇护人。他也认识到儒家的等级价值观,把他作为整个帝国潜在秩序的重要性的好处。所以他就对儒学以及学所进行了大量的恢复。同时又让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儒学大师,并且让他们担任这一方面的高级长官。在隋朝以前,长期的战乱使得儒学几近崩溃的边缘,正是杨广才使得他们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由于儒学独特的学术,使得他能够在和平时期帮助统治者维持江山,这也是后世君主在和平年代尊崇儒学的原因。不得不说炀帝还是十分有远见的。
在六百零五年,炀帝就让手下的人开始建造一个新的都城,那就是东都洛阳。建造的人都是在东部平原上募集来的,工程进展的十分迅速,当竣工的时候,东都洛阳已经是周围地区的繁荣所在。在当初建造的时候,炀帝就因为大肆挥霍受到人们的谴责,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发现东都建造的价值,就不会这么说了。当初周公就是在这里建造的都城,汉朝的时候,汉高祖也是盛赞这一地方。因为关中的旧都过于偏僻,对抗来自东部的叛乱时有些不如意。而且洛阳还是水陆运输的自然中心和粮食储藏的重地。而后面的李唐王朝同样是以洛阳为东都将近三个世纪也证实了炀帝的战略眼光。
虽然炀帝建造宫殿受到了严厉的指责,但是他开凿运河的宏大工程才是最受儒家和史学家的批判。现在的我们看过中国的地形图以及人口分布图以后就能发现这些开凿的运河和自然水系保证了隋王朝能够轻松地获得最富饶地区的广大资源。后面的唐王朝之所以能够繁荣起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它继承和改善了这一运河体系。也正是运河的开启,能够让南方的钱粮源源不断的供应北部边疆,同时更进一步的促进南北发展。
小编认为在隋朝两任真正的皇帝面前,面对北面的少数民族总是十分的强硬的,这也使得少数民族即便是在强大仍然没有向西汉的时候,向宋朝的时候,有那样的能力能够和中原王朝做对抗,在整个隋帝国的东西南北方向,所有的外族都是被隋王朝相继征服。向高丽这样的,即便是在炀帝末期,国内起义军已经成势的情况下,炀帝还想着对高丽进行更大的野心,只不过没有实现罢了。
上一篇:表面人畜无害,实则杀机四伏的武器装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