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表面工程

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发现,表面繁荣背后,其实是

提到《清明上河图》,大家都知道,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国宝级文物,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800多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古名画的研究,数不胜数。

如果把《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看当时那个繁荣富饶的北宋,会发现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这样一副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巨幅画卷,想要从头至尾仔细研究透,实在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但依旧有不少人沉迷于此。

画中人物的服饰、路边的小吃糕点,甚至就连店铺的小杂货都被人们拿来一一推敲琢磨,只为还原当年汴京街头的热闹,解读当时的历史、背景、各种故事。

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研究画中每一个人物的身份,甚至是姓名。

有一位格外较真的70后学者,历经十年,通过各种史料研究,从画中蛛丝马迹出发,让画中的824个人物有名有姓地复活了,编写了一本堪称神奇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令众多网友啧啧称奇,很快成了全网热销书。


我们知道,《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是宋徽宗时期的翰林。

在那个时代,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画作大多为士大夫的孤芳自赏,极少关注百姓民生。

张择端虽然供职于朝廷翰林院,却用自己的笔触,深入生动地描绘了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为了更好地表现汴京城的繁华,张择端特意选择了清明集会热闹的时节。

从宁静清新的城郊到繁华热闹的城内街市,从汴河到汴河两岸,房屋和树木的繁多林立,都描写详尽。


《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全图824位人物,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佯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肆楼阁中。既见证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的繁荣,也真实描绘了当时北宋城市的经济情况,这也使得它具有了极高的史学价值。

既见证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的繁荣,也真实描绘了当时北宋城市的经济情况,这也使得它具有了极高的史学价值。

但《清明上河图》又并非只是简单地描绘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在表面繁荣背后,明线下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这其实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宋、金、辽、西夏对峙并存的时期,当时的北宋已经像一位垂暮老人,内外矛盾日趋激化。表面的歌舞升平景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动荡和危机。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张择端创作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也含有向宋徽宗展现一些社会顽疾,进行劝谏的用意。

然而,宋徽宗只是欣赏这幅画作本身,并用自己独创的瘦金体,写下了漂亮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传世名画,画完不久金兵就大举入侵,杀人焚城,汴京城内大火三日不熄,北宋繁华一夕扫尽。

很显然,《清明上河图密码》的作者在解读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翻开本书,在小贩的叫卖声中,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已经潜伏入画,824个人物逐一复活,只待客船穿过虹桥,就一起拉开北宋帝国覆灭的序幕。

《清明上河图密码》以悬疑推理小说的方式,将这一切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绝伦。

每个人都是一颗棋子,而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真实到可怕的人心。世间女子,个个都是极美的,世间人心,个个都是深不可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各成一体,简直惊奇,真是一部鲜活的巨制。小人物和大故事绕成了一部大戏,事事皆相连,万物皆因果。


《清明上河图密码》有哪些亮点,以至于受到广大读者热捧?

可以看看部分读者的留言:

绝对的神作,对历史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作者对北宋人物的服装,言语,动作都有研究,写作手法别具一格,以多线索同时进行最后汇聚的方式。

故事宏大,士农工商百姓贵族各个层面都有人物故事,事事串联;诗词功底不得不叹服,从引用到依据人物所做之诗词,大都绝妙;人物细节和人性特点一览无余,个个鲜活;

虽然有众多历史考证作为依据,但《清明上河图密码》毕竟还是一本推理悬疑小说,这些人物的还原究竟是真的存在历史依据,还是仅仅是打着“还原”的噱头呢?

上一篇:香港医管局举行研讨大会 国家卫健委主任冀香港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