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表面工程

表面功夫多,基层整改怎能变为“挠痒痒”?

日前,《半月谈》曝光了基层面对上级整改要求时的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地方习惯于走过场、挠痒痒,把‘限期整改'拖成‘长期顽疾';有的干部忙着将锅甩给举报群众,导致问题还是问题,整改最终成了烂尾工程;有的地方看似花了大代价,实则只做表面功夫、治标不治本”。?

这些问题看起来繁多,但可以被简单归纳为“挠痒痒、甩责任、留尾巴”,纯属“半拉子”整改。具体来说,首先就是实际整改力度不大、只在表面上走形式的问题,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挠痒痒”。这样的整改不会让问题干部真正有痛感,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后伤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

再者,就是“甩责任”的问题。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畏难心理,责任感也不强,遇到问题就想推卸责任。比如,针对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力的问题,今年初生态环境部约谈了多个地市的负责人,但仍有地方的干部将“锅”甩给举报群众。这种做法,不仅不会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激起干群矛盾,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留尾巴”。这点同样不难理解:一些基层干部办事不到位,做事只做“半拉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热切关注的问题。一些干部或许只是一时应付上级部门的整改,等这阵“整改风”过去了,老问题还是会出现。在环保、扶贫等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里,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对于基层存在的这些问题,老百姓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当一些利益受损的民众试图维权,却无法得到积极的反馈,便会造成潜在负面影响。一些基层的问题在督查组介入后,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等督查组离开后,却又会重新出现。?

因此,要想彻底改变这些基层整改中的“半拉子”问题,首先还是要从基层干部身上找到突破口,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改善基层政治生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从基层干部的工作态度上讲,应当力促他们克服形式主义与懒政惰政的思想,真正将老百姓的诉求放在首位,找准位置,明确重心。?

与此同时,不妨借助纪检监察部门的力量,对那些不配合整改的基层干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如果可以明确主要责任人的问题,处理问题干部,鼓励优秀干部,努力营造基层积极做事的良好风气,便能更好地预防基层整改“半拉子”的问题。?

此外,上级督查部门的力量也不可或缺。不论是扶贫检查、环保督察,还是其他领域的整改意见,都应该落到实处,不能让一些基层干部养成“钻空子”的心理,必须将整顿措施压到实处。?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乎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基层整改决不能只是“挠痒痒”,而要真正把民众需求放在首位,切实避免一味“糊弄”的表面功夫。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上一篇:精工细作铸重器 初心不改挺脊梁——记中国工程
下一篇:没有了

Top